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长马苓运在壬辰滕州马氏宗亲联谊会上讲话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8:2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誉会长马苓运在壬辰滕州马氏宗亲联谊会上讲话 名誉会长马苓运在壬辰滕州马氏宗亲联谊会上讲话 (2012-04-03 21:36:08)
[url=]转载[/url]

标签: 马氏 滕州 楷体 gb2312 赵奢 文化分类: 宗亲活动

在壬辰龙年马氏家族联谊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四,壬辰龙年的钟声刚刚散去,处处还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我们马氏宗亲欢聚一堂,畅舒亲情、友情,互相祝福,共谋发展进步, 这是近几年来的一次大型聚会。刚才,我们的名誉会长昭航老爷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下面,我代表滕州马氏联谊会作一发言。
      一、   滕州马氏一家亲,系同根同源共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马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赵王子奢为惠文王将,封马服君,生牧,亦为赵将,子孙因以为姓,世居邯郸。”宋元明清信史及《中华马氏》都有相一致记载,可见,马氏之起源,早有史籍明确记载。我们华夏汉族马氏始祖就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赵奢是邯郸赵国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兄长。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赵惠文王派赵奢率兵救援,他以勇猛和智慧,出奇兵,以寡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成为兵家著名战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奢以赫赫战功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为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功高勋显,史称战国八大将之一,与赵国一代名相蔺相如、老将廉颇齐名。后来,赵奢之子赵括,因“纸上谈兵”,在指挥中国古代战争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战死沙场。他统率的赵军被秦军坑杀40余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奢家族在秦灭六国之后,赵奢的孙子赵兴由邯郸迁徙到陕西咸阳,秦封赵兴为武安侯,遂为扶风人。赵兴崇敬祖父赵奢的功业,羞于伯父赵括“纸上谈兵”给赵国带来的灾难,因而改赵姓为复姓马服,后去服为单姓马。到了西汉武帝时,赵奢第五世孙马通再一次率马氏家族由邯郸迁徙到陕西扶风,振兴祖业,人丁兴旺,扶风即成为马氏的发祥之地。经过2千3百多年的生息繁衍,现已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据2011年9月在台湾举办的第七次世界马氏恳亲大会宣布的马氏人口已达2千多万人,在中国100个大姓中名列第十三位。据此,无论是根据史料记载,还是从1999年泰国第一届、2001年新加坡第二届、2004年马来西来第三届、2006年江西乐平第四届、2008年河北邯郸第五届(我与世德叔、润涛弟代表滕州市马氏联谊会参加,听取了“情系祖根——马氏文化论谈”和紫山举行的祭祖大典。)、2010年加拿大第六届、2011年台湾第七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宗亲的一致确认,以及中国华夏马氏文化研究会多年的考查调研证实,陕西扶风是中华汉族马氏的发祥地,赵国名将赵奢就是中华汉族马氏的始祖,他死后葬于邯郸西部的紫山又称“马服山”就是马氏的祖源之地。
   滕州马姓各祖谱上都有“扶风世泽,铜柱家声”的题注,谱牒的封面标着“扶风堂族谱”或“铜柱玉牒”,有些族人在撰文时,第一句话就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这就证明了,滕州马姓都是明朝初年大移民时由扶风一带聚集到山西洪洞县,作为滕州境内的马姓,据考证,没有原居民马氏,都是迁徙马氏。先后迁徙山东鲁西南来的。又据峄城区马氏2007年重修族谱时,到东平市巡访,采访到东平马楼村21世马心园(76岁),22世马增鲁(69岁),马增产(67岁)三位族人,他们拿出明清时期的族谱记载,从山西洪洞县叔兄弟十八人,一同迁到东平,后分别到沿运河南北100-200多里各地居住。再据《中华马氏》、《马氏源流》载,“扶风马氏世系表一:四十九世柏龄公生二子(即五十世),长子玠、次子瑒,玠生四子(五十一世)讳大、俊、明、禧,瑒亦生四子讳炎、兴、旺、成。”大俊明禧四公先居滕西石井村(即现在的东马村)后又分居各地。长兄大公居马村,二公马俊居今山亭区固城村,三公马明居江苏沛县马家巷,四公马禧居沛县城西马桥。炎兴旺成四公,炎公先居东平,后迁到微山岛吕蒙村,兴公、旺公、成公居滨湖镇焦村,后旺公、成公移居鱼台、微山等地。目前,滕州马氏分布居住在各镇街的族人大都是大公、俊公和炎公的后裔。这与滕州马氏各支脉祖谱的世系记载完全一致。所以说滕州马氏是一家,同根同源共祖确凿无疑。虽然有少数马氏在解放前后因参加革命落户滕州的,有因参军入伍到驻滕部队以后转业就地安置的,还有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中专毕业生经国家和省分配来滕州工作的,等等。但是根据以上所述,只要是汉族马氏,追思溯源,也都是起源邯郸,系同根同祖。据统计,滕州马氏人口现有六万多人,已是滕州市一望族。
               二、秉承家训,发扬广大,振兴马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部署了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在当今开展文化强国,文化兴市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多元文化方兴未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滕州日报近年来开辟了姓氏溯源,姓氏文化研究栏目,为我们发掘、弘扬族氏文化,相互交流,民族融合,共同推动文化兴市,共建和谐滕州,幸福滕州搭建了一个平台。我们马氏族人要乘大兴文化建设的东风,解放思想,广泛深入地开展族氏文化研究,多出新成果,在这方面,我们驻滕马氏就较早地开展了这一活动,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了滕州马氏联谊会,经常组织活动已有20多个年头,创建人有原人大常委马昭航主任、原水利局马延明局长,原二中学校马延钧校长等九位族人,他们为全市各行各业马氏宗亲增进友谊、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激励共勉、奋发图强、彰显我马氏家族团结向上、积极进取,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树立了良好形象。在二十一世纪初,全市21个镇街曾经同时期担任党委书记的就有五六位宗亲,还有多位任科局长的,并涌出了一批后起之秀。联谊会的凝聚力也给外族姓氏留下了积极的影响。不幸的是马延明、马延钧、马加臣(煤炭局干部)三位老人先后病逝,使我们联谊活动受到很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几位尊敬的师长,后辈成长的导师,他们德高望重,是全族的楷模,他们为国为家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千三百余年的马氏历史,创建了厚重的马氏文化。如各地马氏家族都有着严格的家教、家训、家规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规范。“男儿将相有种,巾帼母仪天下”,这都是我们马氏文化的结晶。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一代的族人培养锻炼出来的进步思想和优秀品质,形成了新时代马氏文化的丰富内涵。第五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邯郸宣言,对我们马氏文化的精髓,概括为:“尚武从戎,舍身疆场的爱国精神;匡扶社稷、优国恤氏的民本精神;苦学上进,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勤俭持家,清正为官的廉洁精神;扶危济困,急公好义的仁爱精神,尊师崇儒,孝悌治教的尚德精神;拼搏勤奋,百拆不挠的创业精神。这八种精神,不言而喻,既是马氏文化历史长河的产物,必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处于当今改革创新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既要秉乘家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发扬传统文明,更要虚怀若谷,兼收博采,接受社会前进中创造出的一切优秀思想,先进文化成果,履行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氏文化,培育更多的优秀青年,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们马氏家族增光添彩。
                 三、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走向成功。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志高望远,但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新起点,扎扎实实的奔向胜利的彼岸。我祝愿年轻的宗亲们:首先以德树人。切实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诚实守信,清政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先树人,再做事,就会有影响力,号召力,群众才信服,事业才会成功。这也符合党和政府对每个公务员,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其次,顺应时代,加强学习,创先争优。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发展迅速,现在已是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的新时期,人们的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年轻同志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本职,大胆创新,决不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那样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会落伍。科学知识是打开我们灵脑的钥匙,只有文化知识底蕴深厚,文化素养造诣深的人,才会适应社会发展中多岗位的需要,各方面的挑战。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前几天我看到电视报道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率文化代表团去台湾开展文化交流,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会见他时说:两岸经济往来就象手牵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这两句话讲的言简意赅,非常深刻。经济交往是物资交易,是互利双赢,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富强。而文化交流是要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的,思想是用脑用心形成的理论产物,所以他说文化交流是心连心,意义深刻 。以上我讲的三个问题:一是让我们族人进一步理清认识马氏根源,世界华夏汉族马氏同根同祖,我们滕州马姓是一家;二是继承和弘扬马氏传统文化,加强族氏团结,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教育激励青年一代快成长早成才;三是对年轻的宗亲们提出愿望,志高望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栋梁之才,为马氏家族争光添彩。这一发言正是文化交流,表达心情,就是心连心。
   各位宗亲,等双龙年过后,到后年甲午马年,我们再聚会,再联谊。
最后祝大家人人幸福安康,家庭团结和睦;祝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工作顺利,再创佳绩;祝在农村的族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祝创办企业发展经济的族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谢谢!
                                                 二十一世  马苓运

(2012-04-03 21:36:08)[url=]转载[/url]

标签: 马氏 滕州 楷体 gb2312 赵奢 文化分类: 宗亲活动

在壬辰龙年马氏家族联谊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四,壬辰龙年的钟声刚刚散去,处处还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我们马氏宗亲欢聚一堂,畅舒亲情、友情,互相祝福,共谋发展进步, 这是近几年来的一次大型聚会。刚才,我们的名誉会长昭航老爷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下面,我代表滕州马氏联谊会作一发言。
      一、   滕州马氏一家亲,系同根同源共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马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赵王子奢为惠文王将,封马服君,生牧,亦为赵将,子孙因以为姓,世居邯郸。”宋元明清信史及《中华马氏》都有相一致记载,可见,马氏之起源,早有史籍明确记载。我们华夏汉族马氏始祖就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赵奢是邯郸赵国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兄长。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赵惠文王派赵奢率兵救援,他以勇猛和智慧,出奇兵,以寡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成为兵家著名战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奢以赫赫战功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为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功高勋显,史称战国八大将之一,与赵国一代名相蔺相如、老将廉颇齐名。后来,赵奢之子赵括,因“纸上谈兵”,在指挥中国古代战争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战死沙场。他统率的赵军被秦军坑杀40余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奢家族在秦灭六国之后,赵奢的孙子赵兴由邯郸迁徙到陕西咸阳,秦封赵兴为武安侯,遂为扶风人。赵兴崇敬祖父赵奢的功业,羞于伯父赵括“纸上谈兵”给赵国带来的灾难,因而改赵姓为复姓马服,后去服为单姓马。到了西汉武帝时,赵奢第五世孙马通再一次率马氏家族由邯郸迁徙到陕西扶风,振兴祖业,人丁兴旺,扶风即成为马氏的发祥之地。经过2千3百多年的生息繁衍,现已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据2011年9月在台湾举办的第七次世界马氏恳亲大会宣布的马氏人口已达2千多万人,在中国100个大姓中名列第十三位。据此,无论是根据史料记载,还是从1999年泰国第一届、2001年新加坡第二届、2004年马来西来第三届、2006年江西乐平第四届、2008年河北邯郸第五届(我与世德叔、润涛弟代表滕州市马氏联谊会参加,听取了“情系祖根——马氏文化论谈”和紫山举行的祭祖大典。)、2010年加拿大第六届、2011年台湾第七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宗亲的一致确认,以及中国华夏马氏文化研究会多年的考查调研证实,陕西扶风是中华汉族马氏的发祥地,赵国名将赵奢就是中华汉族马氏的始祖,他死后葬于邯郸西部的紫山又称“马服山”就是马氏的祖源之地。
   滕州马姓各祖谱上都有“扶风世泽,铜柱家声”的题注,谱牒的封面标着“扶风堂族谱”或“铜柱玉牒”,有些族人在撰文时,第一句话就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这就证明了,滕州马姓都是明朝初年大移民时由扶风一带聚集到山西洪洞县,作为滕州境内的马姓,据考证,没有原居民马氏,都是迁徙马氏。先后迁徙山东鲁西南来的。又据峄城区马氏2007年重修族谱时,到东平市巡访,采访到东平马楼村21世马心园(76岁),22世马增鲁(69岁),马增产(67岁)三位族人,他们拿出明清时期的族谱记载,从山西洪洞县叔兄弟十八人,一同迁到东平,后分别到沿运河南北100-200多里各地居住。再据《中华马氏》、《马氏源流》载,“扶风马氏世系表一:四十九世柏龄公生二子(即五十世),长子玠、次子瑒,玠生四子(五十一世)讳大、俊、明、禧,瑒亦生四子讳炎、兴、旺、成。”大俊明禧四公先居滕西石井村(即现在的东马村)后又分居各地。长兄大公居马村,二公马俊居今山亭区固城村,三公马明居江苏沛县马家巷,四公马禧居沛县城西马桥。炎兴旺成四公,炎公先居东平,后迁到微山岛吕蒙村,兴公、旺公、成公居滨湖镇焦村,后旺公、成公移居鱼台、微山等地。目前,滕州马氏分布居住在各镇街的族人大都是大公、俊公和炎公的后裔。这与滕州马氏各支脉祖谱的世系记载完全一致。所以说滕州马氏是一家,同根同源共祖确凿无疑。虽然有少数马氏在解放前后因参加革命落户滕州的,有因参军入伍到驻滕部队以后转业就地安置的,还有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中专毕业生经国家和省分配来滕州工作的,等等。但是根据以上所述,只要是汉族马氏,追思溯源,也都是起源邯郸,系同根同祖。据统计,滕州马氏人口现有六万多人,已是滕州市一望族。
               二、秉承家训,发扬广大,振兴马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部署了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在当今开展文化强国,文化兴市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多元文化方兴未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滕州日报近年来开辟了姓氏溯源,姓氏文化研究栏目,为我们发掘、弘扬族氏文化,相互交流,民族融合,共同推动文化兴市,共建和谐滕州,幸福滕州搭建了一个平台。我们马氏族人要乘大兴文化建设的东风,解放思想,广泛深入地开展族氏文化研究,多出新成果,在这方面,我们驻滕马氏就较早地开展了这一活动,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了滕州马氏联谊会,经常组织活动已有20多个年头,创建人有原人大常委马昭航主任、原水利局马延明局长,原二中学校马延钧校长等九位族人,他们为全市各行各业马氏宗亲增进友谊、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激励共勉、奋发图强、彰显我马氏家族团结向上、积极进取,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树立了良好形象。在二十一世纪初,全市21个镇街曾经同时期担任党委书记的就有五六位宗亲,还有多位任科局长的,并涌出了一批后起之秀。联谊会的凝聚力也给外族姓氏留下了积极的影响。不幸的是马延明、马延钧、马加臣(煤炭局干部)三位老人先后病逝,使我们联谊活动受到很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几位尊敬的师长,后辈成长的导师,他们德高望重,是全族的楷模,他们为国为家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千三百余年的马氏历史,创建了厚重的马氏文化。如各地马氏家族都有着严格的家教、家训、家规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规范。“男儿将相有种,巾帼母仪天下”,这都是我们马氏文化的结晶。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一代的族人培养锻炼出来的进步思想和优秀品质,形成了新时代马氏文化的丰富内涵。第五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邯郸宣言,对我们马氏文化的精髓,概括为:“尚武从戎,舍身疆场的爱国精神;匡扶社稷、优国恤氏的民本精神;苦学上进,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勤俭持家,清正为官的廉洁精神;扶危济困,急公好义的仁爱精神,尊师崇儒,孝悌治教的尚德精神;拼搏勤奋,百拆不挠的创业精神。这八种精神,不言而喻,既是马氏文化历史长河的产物,必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处于当今改革创新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既要秉乘家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发扬传统文明,更要虚怀若谷,兼收博采,接受社会前进中创造出的一切优秀思想,先进文化成果,履行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氏文化,培育更多的优秀青年,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们马氏家族增光添彩。
                 三、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走向成功。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志高望远,但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新起点,扎扎实实的奔向胜利的彼岸。我祝愿年轻的宗亲们:首先以德树人。切实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诚实守信,清政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先树人,再做事,就会有影响力,号召力,群众才信服,事业才会成功。这也符合党和政府对每个公务员,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其次,顺应时代,加强学习,创先争优。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发展迅速,现在已是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的新时期,人们的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年轻同志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本职,大胆创新,决不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那样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会落伍。科学知识是打开我们灵脑的钥匙,只有文化知识底蕴深厚,文化素养造诣深的人,才会适应社会发展中多岗位的需要,各方面的挑战。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前几天我看到电视报道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率文化代表团去台湾开展文化交流,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会见他时说:两岸经济往来就象手牵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这两句话讲的言简意赅,非常深刻。经济交往是物资交易,是互利双赢,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富强。而文化交流是要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的,思想是用脑用心形成的理论产物,所以他说文化交流是心连心,意义深刻 。以上我讲的三个问题:一是让我们族人进一步理清认识马氏根源,世界华夏汉族马氏同根同祖,我们滕州马姓是一家;二是继承和弘扬马氏传统文化,加强族氏团结,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教育激励青年一代快成长早成才;三是对年轻的宗亲们提出愿望,志高望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栋梁之才,为马氏家族争光添彩。这一发言正是文化交流,表达心情,就是心连心。
   各位宗亲,等双龙年过后,到后年甲午马年,我们再聚会,再联谊。
最后祝大家人人幸福安康,家庭团结和睦;祝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工作顺利,再创佳绩;祝在农村的族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祝创办企业发展经济的族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谢谢!
                                                 二十一世  马苓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5-5 18:25 , Processed in 0.0596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